打印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

[展覽] 2018第5屆「X-site計畫:關於工務所的行動研究(In Progress)」

[複製網址]
1
首獎作品OO
首獎團隊:大林工作室 ( STUDIOLIN)
團隊成員:林佩蓉、塗家伶
預計展出日期:2018/ 05 / 26 (六)-2018/07/21(六)
展場: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

2018第5屆X-site計畫首獎團隊出爐,由林佩蓉塗家伶組成的「大林工作室」計畫《OO》獲得首獎。本屆延續上屆X-site計畫,回應美術館此刻在進行的硬體修繕的議題,以命題「關於工務所的行動研究(In Progress)」為發想,作為整合當代藝術、建築、公共性議題、推廣教育等跨領域的人文研究計畫。本屆預計為期10週的第5屆X-site計畫《OO》,將於2018年館舍暫停開放期間,於美術館戶外廣場展出,作為乘載美術館精神的實踐地和轉換過渡的象徵;透過實驗及探索,將表現對於美術館更新工程「工務所」協作、功能性與過程性的思考,並提出工程美學的辯論。

本屆X-site共計收到36件作品投件,評選團由王俊傑邱文傑林平張基義漆志剛蕭有志蘇嘉瑩(依姓名筆劃)等七位建築學界及美術館專業人士組成,分作兩階段進行評選:第一階段以企劃書審查方式,選出7組團隊進入第二階段複選,複選則以簡報與問答方式進行,最終由「大林工作室」計畫《OO》在眾精彩提案中脫穎而出,獲得首獎殊榮及新台幣350萬元執行經費。

評審漆志剛評得獎作品表示:「首獎大林工作室今年提出的作品《OO》,是從主題「工務所」與美術館休眠的狀態中所變幻出來的夢境。《OO》從美術館與工務所中,選取我們熟悉的元素如施工圍籬、鷹架、貨櫃、空調、燈光、圓形坡道等,透過不熟悉的並置、拼貼、與轉化等組構,動態回應氣流、感知、與光的顏色,以擬人/機器人(Bob, Stuart, Kevin)[1]的想像,讓這三個或感應風或機械控制的裝置,吹出巨大而漂浮,尺寸形狀各異的泡泡,以幽默的方式與觀者互動,並隨著光影的變化形成夢的樣子,框出介於淺意識與真實,美術館整修與工務所之間,其似成相識卻又極為陌生的有趣經驗。」

「X-site計畫」以美術館戶外廣場為基地,從「建築」尋找其他多元語意或美學的可能性,結合建築與事件(Event)所形構的體驗式空間,激發大眾對於所處環境的認同,得以分享集體的情感和記憶。自2014年起公開徵件,投件團隊大致分為新興建築/設計事務所或公司,或是結合不同領域職人的臨時性團隊,包含建築設計、室內裝修、結構工程、材料實驗、新媒體與互動裝置設計、視覺藝術創作、燈光設計、劇場設計、景觀設計、藝術策展、古蹟修復等,或見學校師生以工作坊方式參與提案。X-site計畫透過四年來許多優秀建築實驗創作的實作展現,已成功凝聚青年建築創作者的目光,成為臺灣當代重要的建築創作實驗平臺。

本屆評審團代表
邱文傑/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
評審團委員(依姓名筆劃):
王俊傑 /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
張基義 / 交通大學總務長及建築研究所專任教授
蕭有志 /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
漆志剛 /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、淡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、Jr. Gang(at-ch) 建築研究室主持人
林  平 /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
蘇嘉瑩 / 臺北市立美術館副研究員

首獎團隊簡介
大林工作室
是一家小型建築設計工作室,在2014年成立於台北台灣。 「從平實中揭露具體」(From Establishing The General to Reveal the Specific)是工作室實踐建築的想法。經由參與競圖開始,建立了對建築文本發掘的設計過程。與不同建築師事務所合作,設計並執行中小型公共工程、建築規劃案與少數私人案。
林佩蓉
畢業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(Iowa State University)建築系,建築學士。曾於美國西岸與東岸小型建築事務所實習,經歷住宅設計與國際競圖。畢業後,落腳於密西西比河畔的小型實務型建築事務所。2009年回國進入臺灣建築職場,展開另一階段生猛的建築實踐探索。
塗家伶
畢業於淡江大學建築系,建築學士。2017年加入大林工作室。

圖文提供:臺北市立美術館

收藏收藏 推 噓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| 註冊

本版透可值規則

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